新闻中心

助力提高人口素养,「慈恩天下」成就幸福人生 ——关于“中国人口日”的剖析与思考

   每年6月11日是“中国人口日”,旨在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高度关注,提高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
 

   1987年世界人口达50亿时,联合国大会就曾提出倡议,将7月11日定为“世界人口日”,1990年联合国大会正式通过了这一提案。而中国作为人口大国,不仅第一时间承认了这个节日,并且还将“世界人口日”前一个月的6月11日,确定为“中国人口日”。

 

   在随后很长一段时期,控制人口增长都是“中国人口日”的一项基本宣传策略;直到2016年初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实施,中国人口日的宣传主题才转变为“鼓励生育”。

 

中国人口现状总览

 

   2024年初我国常住人口约140967万人,比2022年减少208万人。而2022年中国人口出现近61年来首次负增长,新出生仅956万人,是1949年以来最低水平;生育率不到1.1,同期发达国家为1.6。

 

   从年龄构成看,16~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62%,60岁及以上约占20%,其中65岁及以上约占15%,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。据《世界人口展望》课题组预估,到2050年中国“人口年龄中位数”将达50.72岁,接近西班牙52.77岁的水平,而瑞典、英国、美国等发达国家依然40岁出头,人口最多的印度尚不足40岁。

 

   以常住人口(在某地居住超半年)衡量,中国TOP5人口大省分别是广东、山东、河南、江苏、四川,其中广东以1.27亿稳居首位,山东以1.01亿并列跻身“亿人俱乐部”。而2007年前,我国人口大省则是河南、山东、四川“三省争霸”。

 

   2023年末中国城镇常住人口超9.3亿,城镇化率突破65%,常住人口增长最多的十大城市依次为:合肥、贵阳、郑州、杭州、成都、深圳、上海、广州、长沙和西安;常住人口总量排名前十的城市为:重庆3191万,上海2487万,北京2185万,成都2140万,广州1837万,深圳1766万,武汉1452万,天津1364万,西安1299万,苏州1295万。

 

人口发展战略方针

 

   二十大报告指出,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。人口发展战略事关中华民族复兴大业,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,以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。

 

   新中国成立时,全国人口总数约5.4亿,在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平均每5年净增加1亿人的高速增长后,我国人口增长速度不断下降,并逐渐进入低速增长阶段,从13亿增至14亿用时长达14年。

 

   由此可见,完善人口发展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不仅要考虑当下难题,还要关注未来趋势;既要把握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规律,也要找准人口治理的关键路径。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,做出适时调整完善生育政策、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大决策,确保相关法律法规有效衔接,提高生育政策的包容性,统筹减量发展与优化人口分布、结构、素质之间的关系,使人口规模调控更好适应各类城市的战略定位。

 

   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学科理论指出,要完善人口监测和预警机制,系统解读国家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,才能共建家庭友好、婚育友好的社会大环境。专家建议广泛开展家庭、家教、家风的宣教,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,突出婚育家庭的时代意义与社会价值,加强对年轻人婚恋观、生育观、家庭观的正确引导。

 

人口机会正在转型

 

   人口总量下降,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,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。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已呈现少子化、老龄化、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。

 

   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历史经验表明,无论人口格局如何变化,无论收获人口红利还是克服人口阻力,都需要依靠一系列附属条件,主要包括:经济体制的激励水平、劳动力整体受教育水平、配置资源的市场化水平、对外开放水平及经济发展的分享水平。

 

   展望未来,我国人口机会正在转型。人口发展将长期伴随总规模依然巨大、老龄化加速、综合素质跃升和人口向城镇集聚的“全要素”整体联动。以综合型人口机会为特点,具体表现为人口规模巨大、人力资源庞大、人口流动活跃、长寿机会开放,共同组成规模型、资源型、素质型、长寿型的新人口群体特征,正在形成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型人口基础。

 

   中国人口规模巨大,人口形势复杂,盘活和疏通人口的“国内大循环”,定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回旋空间。在应对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社会问题时,应充分发掘人口潜力,推进人口有序流动迁移及合理的空间布局,最大限度开发人口红利,在区域间实现人口削峰填谷、有序腾挪,以减少地区结构性失业人口规模,助力中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型。

 

人口问题追本溯源

 

   人口问题当然是跨越时代的社会大事,而落到我们每一个活生生的人身上,也可能成为影响终身的人生大事。或许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的出生,但应该好好规划如何“优雅而体面地老去”。

 

   一般情况下,人口素质主要通过健康和教育两个维度进行衡量。健康方面,可概括为“活得长”而且“活得好”。我国60岁以上人口超2.96亿,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.2岁,80岁以上高龄老人也将有更长的平均余寿、更好的身心状态。

 

   在教育培训方面,应大力发展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,建设学习型社会。全面提高人口素质,应坚持系统观念,在教育、健康、文化等各项工作中,体现服务全年龄人群、全生命周期、全时空场景的发展理念。

 

「慈恩天下」就是一本唤醒生命的教科书。自2010年正式发布至今,我们始终坚守“弘扬传统文化、科技传承孝道”的初心,一直秉承“了解生命、认识生命、敬畏生命”的生命教育理念,不断强化产品功能和服务水平,提升广大用户的精神文化满足感和幸福感,为构建和谐社会、提升社会文明素养,做出了应有的贡献。

慈恩院动态 | 昆明慈恩院:彩云之南的璀璨明珠 2025-01-10
慈恩院动态 | 抚顺星和月慈恩院盛大开业 2024-12-30
慈恩院动态 | 成都慈恩院冬季游学圆满成功 2024-12-26
慈恩院动态 | 广州慈恩院2024花山游学圆满成功 2024-12-25
慈恩院动态 | 鞍山慈恩院联手彩虹社工中心举办“爱的疗愈”公益活动 2024-12-02
助力代理商稳健成长 共筑长远发展基石 2024-11-27
慈恩院动态 | 星和月慈恩院隆重举办《慈恩天下十四周年庆典》 2024-11-18
「慈恩天下」十四周年庆 多地慈恩院同贺送祝福 2024-11-18
「慈恩天下」感恩同行十四载,共筑文明祭祀新风尚 2024-11-15
慈恩院动态 | 广东揭阳慈恩院开业大吉 2024-11-14
慈恩院动态|深圳慈恩院成功举办开业5周年庆典 2024-11-14
慈恩院动态 | 扶绥慈恩院开业盛典 2024-11-13
慈恩院动态 | 北流慈恩院隆重开业 2024-11-08
慈恩院动态 | 柳州慈恩院盛大开业 2024-11-06
慈恩天下《爱,让每个生命永恒》温情短片正式发布 2024-10-31
50余家媒体报道【寒衣节文明祭祀新趋势:慈恩天下十四年坚守初心】 2024-10-29
爱,让每个生命永恒——「慈恩天下」温情短片即将上映 2024-10-29
慈恩院动态 | 南宁慈恩院九周年庆典圆满成功 2024-10-28
慈恩院动态 | 吉林大联欢,游学长白山 2024-10-23
马王堆汉墓出土50周年,看看文物中的“吉祥文化” 2024-09-05
慈恩天下手机客户端下载
关注微信公众平台